公益活動 | ||
|
中國華融定點幫扶超二十載 創新打好“組合拳” 走出金融幫扶特色之路
中國華融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自2002年起對四川省宣漢縣開展定點幫扶,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20多年來,公司全面落實幫扶責任,其中向宣漢縣累計投入及引進各類幫扶資金1.2億元,精準實施200余個幫扶項目,派駐定點幫扶干部14人次,全力以赴支持有著132萬人的宣漢縣順利摘帽,實現了從四川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到“脫貧人口最多的縣”的歷史轉變,全縣GDP由2002年34.7億元大幅增長至2021年的500.7億元,連續入選全國西部百強縣,正朝著鄉村振興大踏步邁進。
智志雙扶 教育先行 “學校、教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教育幫扶一直是中國華融幫扶工作的重點和特點,公司緊緊圍繞“學校、教師、學生”三要素,累計向定點縣投入教育幫扶資金4758萬元。建設學校,實現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全覆蓋”,捐建3所學校、27處教學用房、6棟學生宿舍、8座運動場、38口飲水井,1800個華融學生床及華融桌,持續為數萬名山區學生提供教學保障;其中,投入1000萬元支持建成的黃金中學,教學班由22個擴大為40個,學生數由1700名擴大為2500名,惠及6個鄉鎮8萬百姓,成為當地初級中學的標桿。培養老師,連續7年組織開展“中國華融最美山村教師”幫扶項目,通過獎勵及培訓,激勵410余名優秀山村教師堅守鄉村一線講臺;資助學生,持續實施“中國華融獎助學金項目”、“一對一”愛心助學項目,共幫助困難學生5000余人次實現求學夢想。
中國華融捐建的宣漢縣黃金中學惠及6個鄉鎮8萬百姓
在中國華融持續多年的幫扶以及定點縣的不懈努力下,宣漢縣教育目前已成為四川省的縣級教育標桿,全縣清華北大等名校錄取率連續多年高居全省各縣第一,山區教學條件和教育水平明顯提高,教育幫扶成效明顯。
應對疫情 突出重點 織牢織密民生健康幫扶“安全網”
20多年來,瞄準山區因病返貧致貧的難點痛點,中國華融創新搭建“設備+保險+手術+培訓”四位一體健康幫扶“安全網”,針對疫情中凸顯的鄉村公共醫療短板,中國華融及時向宣漢26個鄉鎮衛生院提供醫療設備和10臺救護車。通過“頂梁柱”保險項目,幫扶33萬人次享受補充醫療保險,500余名白內障患者獲得免費手術救治,720余名鄉村醫生接受技能培訓,惠及全縣37個鄉鎮、40余萬百姓。依托中信集團產融并舉優勢,發揮協同效應,聯動中信醫療開展網上醫療圖書館及免費唇腭裂手術等幫扶項目,幫助提高大巴山區醫療水平,解決實際困難。
中國華融為鄉鎮衛生院捐贈醫療設備、救護車
開展白內障患者手術救助項目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中國華融累計投入民生幫扶資金1700余萬元,新建、硬化村級道路超過16公里;建設7處新村聚居點和住房附屬設施;為仁義村新建5個垃圾及污水處理池,惠及村民378人;為解決山區群眾“飲水難”問題,修建多處飲水工程設施,支持徐家坡供水工程建設,幫助解決君塘、清溪等鄉鎮10萬余人的污水處理問題,為宣漢人民樹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發揮優勢 創新模式 打好金融幫扶“組合拳”
發展產業是鞏固脫貧成果及鄉村振興發展的根本之策。中國華融加強與宣漢縣、東西部協作聯動,集中資金支持了桃花米、車厘子等十余個利用當地資源、具有輻射帶動效應的農產業項目。并通過金融這只“點睛之筆”,運用市場化手段變“輸血”為“造血”,積極發揮金融優勢,打出“租賃+基金+信托+保險+培訓”的金融幫扶“組合拳”。
創新設立并用好“華融-宣漢鄉村振興產業基金”,落實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由華融主導推動、創新幫扶模式,首期實繳1000萬元并持續募資放大效應。通過股權+債權形式,滾動使用、持續造血,目前已投放600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宣漢縣能利用本地資源、輻射帶動強的“巴國老車”品牌車厘子、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發展。其中,建成了川東地區最大的車厘子產業示范基地。
中國華融金融幫扶支持建成川東地區
最大的車厘子示范基地
復制推廣融資租賃幫扶模式,立足宣漢縣4A級景區巴山大峽谷文旅資源,開展設備回租項目,輻射帶動大巴山區鄉鎮10余萬土家族百姓就業。同時抓好李子酒租賃幫扶項目的投后管理及營銷推廣,提升脆李產業附加值。聯動開展防貧保險幫扶,與保險公司合作,對宣漢5.8萬脫貧戶、邊緣易致貧戶和嚴重困難戶免費提供保險保障;與銀行合作開展貸款貼息項目,支持解決農戶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立足不良資產主業,重慶分公司為宣漢縣提供不良資產債務優化咨詢支持,四川分公司持續抓好市場化債轉股項目管理,幫助企業實現年產鋼材264萬噸、利稅15億元,帶動就業200人。提供金融培訓咨詢服務,送金融知識下鄉,開展專項債、企業融資等咨詢服務,2016年以來,已開展三支隊伍培訓1.1萬余人次,支持宣漢縣提升內生發展的動力和能力。
強化領導 上下協同 舉全系統之力落實攻堅責任
抓黨建強堡壘。中國華融全系統32家單位與37個脫貧村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深入脫貧村開展基層黨組織聯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黨建與幫扶工作互促共贏。
中國華融各單位開展黨建幫扶
抓機制促推動。強化制度建設,構建“管錢、管人、管事”三位一體制度體系;創新與宣漢縣簽訂《定點幫扶項目資產管理協議》,督促落實主體責任,加強項目資金管理。
中國華融與定點縣簽署《定點幫扶項目資產管理協議》
抓組織保落實。將幫扶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加強組織動員,把消費幫扶作為定點幫扶的創新點和增長點,積極通過自己買、幫助賣等多種形式,解決農產品滯銷賣難問題,累計購買幫銷幫扶產品超過2800萬元?!?B>
中國華融開展消費幫扶
中國華融在“本來生活”電商上線消費幫扶專區
將宣漢農產品推廣至全國
抓平臺促效能,將定點縣所需與各單位所能有機結合,發揮平臺效應,幫助制定《宣漢縣招商引資方案》,組織全系統宣傳推介,僅2022年即引進幫扶資金300余萬元。引進證券公司與宣漢縣簽訂幫扶協議,提供上市輔導服務;引資新建200畝車厘子園及發展茶葉、臘肉產業。結合當地特有礦產資源,引入頭部企業投資項目、聯動科研院所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抓總結促提升。加強總結宣傳,及時向上級單位匯報幫扶工作情況,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金融單位定點扶貧先進集體”等國家級及省級榮譽18項。獲評“2021鄉村振興優秀案例”等5個全國優秀案例。多次被主流媒體報道,講好華融幫扶故事,營造鄉村振興良好氛圍。
中國華融幫扶工作榮獲相關獎項
二十余載幫扶之路,櫛風沐雨、風雨兼程;展望鄉村振興,任重道遠、前景燦爛。中國華融將深入落實“四個不摘”的要求,切實扛牢幫扶責任,抓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助力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創新幫扶模式,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邁向鄉村振興積極貢獻華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