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動 | ||
|
中國華融強化黨建統領 在定點幫扶工作中抓實“我為群眾辦實事”成效
中國華融深入落實定點幫扶責任,強化黨建統領,創新幫扶模式,在組織全系統連續3年與19個村黨支部開展黨建結對共建基礎上,深入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要求,在定點幫扶工作中抓實“我為群眾辦實事”成效,有效促進定點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及鄉村振興建設。
左上:北京分公司引入愛心企業為廟安鎮學校捐贈物資
左下:江蘇分公司組織埡豁村赴宜興示范村考察學習
右上:內蒙古分公司與任家村黨員干部參觀烏蘭夫紀念館
右下:湖南分公司為紅巖村百姓普及民法典知識
加強黨對定點幫扶工作的領導
公司黨委高度重視定點幫扶工作,強化組織領導、調查研究和督促指導。優化工作機制。及時成立定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黨委書記王占峰任組長,親自抓、親自管,將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由14家擴充至25家,將幫扶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強化與定點縣黨委幫扶工作聯動,主動與縣組織部門建立結對共建機制,今年新增6家績優單位參與,實現系統15家單位與19個偏遠村黨支部結對幫扶。加強共建指導。召開黨委會、領導小組會及專題會8次,研究部署黨建幫扶工作,制定黨建幫扶工作計劃,以“黨建引領、資源共享、互融互促、共同發展”為宗旨,從組織聯建、人才聯育、活動聯辦、資源聯用等四個方面入手,指導推動公司系統各級黨組織深入開展黨建幫扶工作。推動幫扶落地。“總部、分子公司、幫扶干部”三級聯動,全系統100余名黨員干部深入對口幫扶村,結合當地實際需要,組織開展共學先進典型、深入座談交流、干部人才培訓、產業咨詢服務、農特產品幫銷、人居環境整治、入戶走訪慰問等40余次共建活動。
積極為群眾辦實事
中國華融以黨建結對共建為平臺,深入落實黨史學習教育要求,以實際行動為脫貧地區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建強黨建基地。各共建單位通過投入及引入資金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對口村黨建基地建設。湖南分公司投入8萬元專項黨費,支持紅巖村黨建基地修繕,解決黨建文化場所年久失修問題;內蒙古分公司等3家單位支持對口村黨群服務中心、黨建文化走廊維修改造,新建黨建宣傳欄等,解決村內事務公開的需求,加強黨建工作宣傳;華融租賃、華融資本等7家單位向對口村捐贈價值共計7萬余元的黨建、經濟類書籍2000本,幫助解決村黨員活動室書籍匱乏問題,加強對口村公共文化建設。
加強人才培訓。為幫助結對村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能力,使幫扶工作更加貼近鄉村振興發展需要,各結對單位發揮金融優勢,為結對村量身定制“黨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培訓內容,通過召開黨建座談會、講授專題黨課、組織外出考察、送金融知識下鄉等形式,提升基層干部思想意識和業務知識水平,累計培訓基層黨員干部、技術人員等1205人。華融證券等單位為結對村及所在鄉鎮講解“防范非法集資”、“消費維權”、民法典等農村亟需實用知識;甘肅分公司等4家單位為共建村講授專題黨課,邀請技術專家教授馬鈴薯種植技術,實地解答種植問題;公司黨委宣傳部及團委組織系統10名青年骨干深入宣漢縣華融學校開展愛心支教服務,開展寓教于樂的互動授課;廣東分公司、華融消費金融等4家單位邀請共建村黨員干部和致富帶頭人到廣州等大城市參觀學習,赴安徽小崗村考察調研,就如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鄉村經濟發展進行探討交流。
促進產業發展。一是創新金融幫扶。華融租賃連續3年累計投入130萬元,為結對村的產業項目李子酒廠提供設備回租服務,提升脆李產業附加值;華融證券發揮專業優勢,為華融—宣漢農產業扶貧基金提供運營管理,支持漆樹鄉水產等產業項目發展;四川分公司立足不良資產主業,成功落地首個市場化債轉股金融幫扶項目——達州鋼鐵項目;重慶分公司為宣漢國資辦、平臺公司及鄉鎮提供了債務優化咨詢支持。二是積極引進幫扶。北京分公司、河北分公司等9家結對單位及幫扶干部充分發揮平臺作用,積極引進企業客戶、社會愛心人士資金800余萬元,大力支持定點縣發展脆紅李、車厘子等農產業;江蘇、重慶、新疆分公司等單位引入專合社、資金支持共建村發展種養殖產業,盤活閑置土地,開展技術培訓。三是深化消費幫扶。公司總部與市場化專業電商“本來生活”網合作上線“中國華融消費幫扶推薦專區”,專門推廣宣漢縣農特產品;總部工會結合工會活動,將定點縣農產品引入員工家庭;華融湘江銀行在內部員工福利商城銷售100余種定點縣農產品,并通過舉辦展銷會、產品試吃宣傳推廣;5家分公司聯動客戶舉辦農副產品展銷活動,引入企業和政府電商平臺代銷農產品;5家子公司在APP、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對外渠道宣傳推廣定點縣農特產品。
鞏固脫貧成果。一是緊盯疫情災情加強監測幫扶。針對定點縣今年遭遇水災及疫情影響,屬地分公司及幫扶干部深入一線,公司工會組織愛心信托為當地4個高海拔鄉鎮配置救護車,全系統積極支持災后重建,捐贈價值27萬元防疫物資、5229件衣物以及食品,開展消費幫扶超過900萬元。幫扶干部支持宣漢縣制定《2021年防止致貧返貧動態監測排查工作方案》,及時甄別不穩定戶、邊緣戶、突發困難戶三類對象,納入統一監測幫扶。駐村第一書記制定仁義村防返貧12條工作計劃,按季度遍訪115戶脫貧戶,督促落實產業幫扶利益聯結機制。二是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共建單位黨員干部積極帶頭,全系統捐贈60萬元資助宣漢縣300名困難學生,北京分公司、華融致遠、華融融德等單位積極為學校捐贈電腦、多媒體教學一體機、防疫安全箱等300余份教學和防疫物資。同時抓實民生項目建設,為對口村維修道路2.5公里,新建5口垃圾池,修建1處院壩和堡坎,有效解決了773人的出行和住房安全問題,幫助改善1460人的人居環境及生活設施。
實現黨建與幫扶互促雙贏
中國華融通過與脫貧地區開展黨建結對共建,將落實精準幫扶要求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著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幫扶優勢,將黨組織活力轉化為鄉村振興動力,實現黨建與幫扶工作雙促進雙提升。
圍繞幫扶抓黨建。將黨建幫扶作為定點幫扶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在思想上,公司各黨支部切實提高對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認識;在行動上,積極發揮黨組織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15家結對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和黨員骨干深入共建村了解基本情況和具體需求,研究適合對口村實際需要的“定制化”方案,在幫扶工作中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攻堅克難精神,確保幫扶工作落地落實。
抓好黨建促幫扶。通過加強黨的建設,促進幫扶工作上臺階。公司連續3年開展結對共建,助力定點縣基層黨組織建設,帶動了黨組織及黨員的熱情和行動,激發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其中,公司駐點幫扶的仁義村成為全縣343個村中唯一榮獲“2021年達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支部,該村同時成功打造了川東地區最大的車厘子種植示范基地。公司以黨建為引領,通過支部共建搭建平臺,發揮專業、人才、客戶資源優勢為定點縣鞏固脫貧成果、鄉村振興發展積極貢獻了華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