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動 | ||
|
中國華融:創新扶貧模式 整合金融資源 全力以赴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中國華融堅決貫徹黨中央脫貧攻堅戰略部署,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認真落實《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責任書》要求,以黨建為統領,創新扶貧模式,整合金融資源,加強扶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公司成立20年來,從政策、資金、人員等方面逐年加大幫扶力度,累計投入扶貧及公益捐贈資金1.74億元,其中,累計向定點幫扶的四川省宣漢縣投入扶貧資金6284.63萬元。
一、黨建統領 強化組織推動
加強黨的領導是脫貧攻堅的政治保證。中國華融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加強黨對公司扶貧工作的領導,調整充實公司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力量,召開多次黨委會、領導小組會深入研究扶貧工作,科學謀劃扶貧計劃,及時分解落實任務,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進一步尋找扶貧工作差距,提出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公司歷年扶貧任務均保質保量完成,2019年提前3個月超額完成全年《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責任書》任務指標。
中國華融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占峰一行慰問貧困戶
中國華融黨委副書記、監事長馬忠富調研公司扶貧項目
中國華融新黨委成立以來,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占峰等公司領導先后4次赴公司定點扶貧的宣漢縣調研,深入一線開展貧困戶慰問、考察扶貧項目,提出利用金融手段加大金融扶貧的思路和要求,協調推進扶貧工作。發揮金融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優勢,強化黨建促進扶貧工作,建立黨建扶貧工作機制,制定結對共建指導意見,組織系統內4家單位的黨支部與宣漢縣8個最偏遠的貧困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推動黨建與扶貧工作雙促進雙融合。
中國華融與貧困村開展結對共建活動
打贏脫貧攻堅硬仗,需要優秀的黨員干部扎根一線。近年來,中國華融堅持擇優選優,全系統累計派駐扶貧干部40余人次。今年以來,公司派駐定點扶貧縣的掛職干部深入村鎮、部門、貧困戶家中調研150余次,冒著連日暴雨引發泥石流塌方等災害危險,及時跟蹤推進項目,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中國華融扶貧干部深入貧困村走訪慰問
二、積極探索 創新扶貧模式
20年來,在認真完成歷年扶貧任務的基礎上,中國華融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探索實踐,在創新扶貧機制、模式、產品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
在創新機制方面:一是建立“公司扶貧領導小組、總部扶貧辦、分子公司”層層落實的組織體系。在公司黨委的有力領導下,由公司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專班統籌,組織推動扶貧工作,各級黨委履行主體責任,將扶貧作為“一把手”工程,層層分解,確保落實到位。成立由總部牽頭、相關分子公司共同參與的定點扶貧工作推進小組,改變過去“單打獨斗”局面,建立“上下銜接、協調聯動、聚力推進”的扶貧工作推進機制。二是建立“管錢、管人、管事”三位一體的制度體系。為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公司累計制定并完善了《扶貧工作管理辦法》《扶貧干部管理辦法》《扶貧項目管理辦法》等8項制度辦法,涵蓋扶貧工作的各個方面,細化扶貧工作流程、規范和要求,確保公司扶貧工作有據可依、有規可循。三是建立“考核、監督、評估”多管齊下的保障體系。將扶貧工作納入年度黨建考核,加強全系統扶貧工作的管理;通過定期實地調研檢查、與縣委縣政府溝通等方式,重點監督“兩不愁三保障”落實情況,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總部扶貧辦與掛職扶貧干部分層管理監督扶貧資金及項目等各項工作的落實,定期總結評估。
中國華融開展教育扶貧
在創新模式方面:一是幫扶領域從“單一”到“多元”。20年來,公司的扶貧工作由單一的教育扶貧,逐步拓寬為金融、民生、健康、產業、消費、智力扶貧等多個領域,累計實施幫扶項目192個,支持宣漢縣20.9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增富。二是幫扶模式由“輸血”變“造血”。公司堅持扶貧先扶智,深入開展“最美山村教師”“獎助學金”“一對一愛心助學”等項目,將幫扶資金的一半以上投入教育智力扶貧,累計培訓山村教師260名,資助貧困學生4000余人次,修建學校及教學用房27處,形成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教育扶貧品牌,助推宣漢縣教育水平常年位居四川省各縣的前列。2019年支持302名鄉村醫生、554名貧困村第一書記、702名致富帶頭人、200名基層農技人員、36名扶貧干部獲得了政策指導及專業技能培訓,為100余名宣漢縣企業及政府工作人員提供金融知識培訓和產業發展咨詢服務。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增強貧困地區的內生發展能力。三是由幫扶手段由“直投”到“撬動”,公司通過與中國扶貧基金會、保險機構合作開展“頂梁柱”扶貧保險項目,不僅使宣漢縣11萬貧困人口獲得醫療保險保障,還撬動了200萬元社會公益資金予以幫扶;多家分公司引入客戶支持產業扶貧及幫助銷售農產品累計280萬元。通過運用金融思路和手段,公司撬動社會資金以及外部力量支持貧困地區發展,改變過去單純捐錢捐物的扶貧模式,提高了扶貧的整體效果。
中國華融開展智力扶貧
在創新產品方面:一是開發融資租賃、慈善信托等金融扶貧產品。公司發揮金融牌照和專業優勢,積極研究和推動在現有產業扶貧項目基礎上,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盤活企業生產設備等固定資產,支持企業緩解現金流壓力,促進企業長遠發展;通過慈善信托的方式,提高公司現有教育、健康等扶貧項目的資金效益和管理效能。
中國華融運用金融手段支持產業扶貧項目
二是優化現有的保險、基金、信貸等扶貧產品。保險方面,在公司的著力爭取下,2019年將“頂梁柱”扶貧公益保險的理賠起付線由5000元降低至1000元、理賠比例由50%提升至60%、理賠封頂線由5000元大幅提高至10萬元,大大增加保障力度和受益人數?;鸱矫?,在現有華融農業產業扶貧基金基礎上,引入子公司專業管理手段,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并逐步開展后續公益基金研發。信貸方面,華融湘江銀行發揮33家金融扶貧服務站的服務優勢,逐年增加扶貧信貸投入,截至9月末,產業扶貧貸款、項目扶貧貸款、個人扶貧貸款余額分別為19.05億元、10.53億元、2.24億元。
中國華融運用金融手段開展健康扶貧
三、整合資源 協同聚力攻堅
中國華融積極整合內外部資源,構建起聚力攻堅的大扶貧格局,帶動社會各界參與扶貧,營造共同扶貧的良好氛圍。
整合內部資源,形成全系統扶貧合力。公司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整合全系統政策、資金、人力等資源,向扶貧工作大力傾斜??偛糠鲐氜k持續抓好統籌、組織、推動、溝通和匯報工作;四川、重慶分公司強化“前線指揮部”定位,發揮區位優勢,靠前指揮;扶貧干部落實“一線戰斗員”責任,抓好扶貧項目的落地實施;子公司發揮牌照及專業優勢,積極開發金融扶貧產品、提供金融扶貧服務。全系統各單位按照領導小組的統一要求,做好扶貧任務落實、提供各項服務保障等工作。
中國華融開展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中國華融企業客戶為公司產業扶貧項目提供免費咨詢服務
整合外部資源,引入社會力量攻堅。一是整合客戶資源,北京分公司引入某酒業客戶與公司產業扶貧項目酒廠對接,大廠帶小廠,從釀酒技藝、產品設計、品牌宣傳、市場營銷等方面提供免費咨詢服務。湖南分公司引導當地企業為對口幫扶貧困村提供資金約200萬元,支持民生工程及產業發展。重慶分公司引入大型商超、本地金融機構、外地企業、學校等資金,幫助銷售農特產品。二是整合同業資源,公司與商業銀行開展APP扶貧商城合作,建立“華融+銀行+宣漢縣+企業”聯動機制,發揮合作銀行的電子平臺、城鄉網點人員及客戶資源等優勢,拓展消費扶貧,為下一步“電商+產業孵化+信貸”扶貧模式建立基礎。三是整合社會資源。公司積極研究、總結扶貧工作,榮獲國務院扶貧辦2019年優秀征文,作為定點扶貧案例典型連續4年入選《中國扶貧開發年鑒》,2019年依托公司內外網、微信公眾號及媒體平臺發布消息21篇,用公司扶貧一線的生動案例和感人事跡,傳播扶貧聲音,講好扶貧故事,發揮國有企業社會影響力,帶動了社會各界、公司員工關心扶貧、參與扶貧,凝聚了脫貧攻堅的良性氛圍與強大合力。
中國華融榮獲國務院扶貧辦2019年優秀征文
媒體發布華融扶貧稿件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中國華融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繼續用心用情做好扶貧工作,全力以赴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