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 ||
|
《金融時報》:資管公司創新模式提升金融幫扶效能
來源:《金融時報》| 2022年6月13日
近年來,資管公司充分發揮金融專業優勢,深入推進金融幫扶,不斷探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長效機制。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融”)克服疫情困難和自身沒有普惠業務的局限,推動金融幫扶模式創新,在定點幫扶中找準抓實資產管理公司服務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努力將定點幫扶的“責任田”打造成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示范田”。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末,中國華融通過多渠道投入及引進各類幫扶資金超1000萬元,落實消費幫扶252.6萬元,其中定點縣農產品購買幫銷是去年同期的4.4倍,開展“三支隊伍”培訓619人,實現32家單位與36個脫貧村開展黨建結對幫扶。
中國華融深入開展融資租賃幫扶。在已連續3年在四川省宣漢縣開展廟安鎮李子酒廠融資租賃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并復制推廣設備回租金融幫扶模式,立足宣漢縣特色4A級景區——巴山大峽谷文旅資源稟賦,組織華融租賃深入調研論證,精心設計方案,免收各項費用,最大程度讓利,通過盤活旅游公司電動觀光車等設備資產,克服疫情困難第一時間提供200萬元資金支持,有效幫助緩解因疫情造成的現金流問題,有力支持宣漢縣重點文旅產業發展,輻射帶動山區鄉鎮十余萬土家族百姓就業。同時,繼續抓好李子酒廠項目管理,在提供218萬元授信及資金支持基礎上,進一步為企業提供免費營銷咨詢服務、幫助擴大銷售渠道、提升脆紅李產業附加值。
中國華融用好用足“華融—宣漢鄉村振興產業基金”。在2021年底與宣漢縣共同成立基金的基礎上,組織華融證券加快推進項目投放,切實做到立項、調研及投審各項流程無縫銜接,于今年5月實現首個項目100萬元投放,年內預計“股權+債權”投資不低于300萬元。重點支持宣漢縣特色“巴國老車”品牌車厘子產業發展,幫助公司駐點村建成川東地區最大的車厘子示范基地,2022年實現首年擴產豐收,預計年產量10萬斤、收入250萬元,創造60個就業崗位,輻射帶動全縣1.2萬畝車厘子產業。在項目投放的同時,發揮金融專業優勢、通過市場化手段,最大限度降低利率、提升服務質量,切實惠農利農;通過加強利益聯結機制跟蹤落實、增加風控措施、壓實日常監督管理職責等方面措施強化基金管理,增強滾動效應和“造血”功能。
立足主業專業,中國華融拓展新的金融幫扶領域。為向定點縣及所在地區充分傾斜金融資源,中國華融四川分公司認真抓好達州鋼鐵市場化債轉股項目的管理,幫助企業實現年產鋼材264萬噸、利稅15億元,帶動就業200人,全力做好藍光達州項目風險防范化解工作;重慶分公司為宣漢縣國資辦、平臺公司提供債務優化咨詢服務,與達州市金融局對接金融服務需求。
立足金融專業,中國華融組織華融融達期貨提供生豬“保險+期貨”產品,緩釋生豬價格風險,支持穩產保供;與銀行合作開展“貸款貼息”項目,支持解決農戶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定點縣1.1萬不穩定戶、邊緣戶提供防貧保險保障,防止返貧致貧。
立足定點縣資源,中國華融結合宣漢縣特有鋰鉀礦產資源,中國華融青海、深圳、貴州分公司積極推介對接能源產業客戶及科研院所,為宣漢鋰鉀產業發展提供咨詢支持;發揮宣漢縣天然氣能源價格優勢,推動行業頭部企業投資玻纖產業;搶抓國家能源發展政策契機,引入企業為宣漢縣提供光伏發電咨詢服務。
此外,中國華融還發揮平臺優勢,撬動資源放大效應,一是搭建客戶平臺,引進資金;二是拓展幫銷平臺,放大服務客戶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