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 ||
|
中國網 | 中國華融復牌 高管層: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對股東的回報
來源:中國網 | 2022年1月5日
停牌9個月后,攜引戰增資回歸的中國華融在復牌首日股價遭遇重創。1月5日,中國華融復牌,開盤報每股0.61港元,以每股0.51港元收盤,跌幅達50%。
1月5日,在復牌首日,中國華融召開引戰增資新聞發布會,介紹引戰增資情況、股票復牌、公司經營成果及下一步發展戰略。
在此前的2021年8月,中國華融發布公告,擬引入包括中信集團、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內的5家戰略投資者。 2021年12月30日,中國華融與投資者順利完成股權交割,引戰增資工作完成。據悉,中國華融本次引戰增資共發行內資股392.16億股、H股19.61億股,總規模411.77億股,募集資金420億元人民幣。
中國華融副總裁王文杰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華融衷心感謝戰略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希望,公司也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對股東的回報?!?/P>
中國華融副總裁徐勇力進一步明確,本次增資引戰的完成翻開了華融發展的新篇章,進入了新發展階段。未來,中國華融將立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功能定位,加快推進業務轉型,持續做強做精主責主業。
具體而言,中國華融將不斷增強“問題資產處置”、“問題項目盤活”、“問題企業重組”、“危機機構救助”四大業務功能,進一步強化主業核心競爭力。一是發揮“問題資產處置”功能。以金融類或非金融類不良債權為切入口,從被動收包轉向主動組包,綜合運用債權轉讓、債務重組、資產證券化等手段,恢復問題資產的流動性和盈利水平,化解金融和實體領域的存量風險。二是發揮“問題項目盤活”功能。以具備修復價值的問題項目為突破口,運用財務重組、資產重組、追加投資等手段,通過小股大債的方式,提升項目資產的配置水平和經營效率,化解問題項目金融債務,增厚實體經濟產出價值。三是發揮“問題企業重組”功能。以對問題企業債權債務關系梳理整合為起點,綜合運用債務重組、股權重組、債轉股、并購重組等業務手段,消除或減輕債務危機對問題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四是發揮“危機機構救助”功能。立足國家戰略和重大金融風險防控要求,綜合采取托管清算、并購重組、引入第三方投資、破產重整等手段,開展實質性重組和金融救助,有效處置或盤活高風險或危機金融機構和企業。
作為戰略投資者代表,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徐偉在發布會上表示,投資入股中國華融,將進一步完善中信在不良資產管理領域的布局,大力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板塊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助于中信集團更好地踐行國家戰略。中信集團看好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前景和中國華融的長期發展潛力。
中保融信基金代表羅以弘表示,看好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綜合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未來國內不良資產管理行業存在結構性機會和發展空間。
此外,對于市場十分關注的復牌后的股價問題,中國華融董事會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中國華融管理層始終高度重視和關注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但二級市場公司股價既取決于公司經營業績等內在因素,也取決于宏觀經濟環境、監管政策導向、行業趨勢、市場情緒等外在因素。對中國華融而言,目前公司首要任務是努力做好經營,努力提升業績,并堅持規范運作,確保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