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 ||
|
《金融時報》:中國華融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徐勇力: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加快轉型發展
來源:《金融時報》| 2020年12月28日
當前,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和“十四五”時期即將到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積極抓住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盤活存量、化解風險的市場機遇,進一步明晰自身功能定位和業務方向,在化解處置金融和實體經濟風險、暢通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的同時,加快自身高質量轉型發展。
中國華融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徐勇力表示,一是立足主業定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在維護經濟金融安全與經濟健康發展中加快轉型發展。新形勢下,面對我國銀行周期性的不良時段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不良資產處置化解需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要進一步明晰主業定位,做好中國經濟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的“清道夫”。積極參與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中小銀行風險化解、托管救助高風險金融機構等重大金融風險處置等任務,發揮好逆周期金融工具功能;通過主動對接銀行、非銀金融機構,有序處置化解不良資產,維護金融經濟安全;通過風險隔離、集中處置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更好維護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二是增強主業能力,打通實體經濟循環“梗阻”,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中加快轉型發展?!半p循環”格局下,面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和實體經濟產業布局進一步調整優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要充當好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緩沖器”。在圍繞資產管理培育投資銀行、財務顧問等財技和專業能力,增強主業能力的基礎上,集中資源,積極投身國有大型企業主輔業剝離、大中型民營企業并購重組、上市企業紓困、違約債券收購、“四改一?!钡葮I務,有效滿足國有企業轉型改革、產業鏈整合及結構優化等需求,充分發揮救助性金融機構功能作用,打通影響經濟循環的“梗阻”,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三是提早布局,順應不良資產管理投行化趨勢,在積極把握行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中加快轉型發展。當前我國不良資產行業仍處于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要按照監管要求提早布局,運用“產業+金融”業務模式,利用“投資+投行”手段,聚焦問題企業和問題資產,大力拓展實質性問題企業重組;聚焦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產業鏈整合,合理拓展與企業結構調整相關的兼并重組、破產重整、夾層投資、過橋融資、階段性持股等投資銀行業務;聚焦戰略新興行業,通過市場化債轉股業務和綜合金融服務,加大對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產業投入。
四是科技賦能,推進不良資產處置創新,在打造“線上+線下”融合處置運營系統中加快轉型發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要善于利用科技加快不良資產處置。疫情防控期間,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較多采用“線上資產推介信息發布”“線上直播推介”“現場盡調快速對接”等“線上+線下”的融合不良資產處置方式。目前,中國華融、中國東方探索線上直播推介處置不良資產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