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 ||
|
《中國金融》: 疫情對不良資產市場的影響及應對
來源:《中國金融》 作者:陳延慶 ▏2020-09-22
當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不僅對各國人民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也對世界經濟和金融造成了顯著沖擊。疫情的“黑天鵝”對全球政治、經濟形勢的負面影響正在持續發酵,并將對中國不良資產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不良資產市場的影響
從中國來看,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政府和人民積極應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絕大部分地區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正常。但是毫無疑問,疫情已經給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對于中國不良資產市場而言,疫情帶來的不僅有挑戰,也有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ㄒ唬┎涣假Y產供給規模增加
受疫情影響,中國經濟一度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但隨著中國政府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等支持,風險逐步緩和,經濟出現反彈,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至3.2%。國家統計局公布的6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0.9%和54.4%,穩中有升。但是應當看到,受疫情沖擊疊加實體經濟下行影響,銀行業信用風險有所上升。根據銀保監會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4%,比2019年末高0.08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2.74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3229億元,保持“雙升”勢頭。疫情的影響使得大量小微企業陷入困境,銀行個人貸款違約和信用卡違約急劇上升,銀行的網貸不良資產也開始產生。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時滯性”上升壓力仍然較大,另外,非銀行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也呈快速上升勢頭。
?。ǘ┦袌鲇捎^望走向活躍
短期內,由于疫情尚未消退,社會資本參與不良資產的意愿不強,部分投資者持觀望態度,不良資產市場活躍程度有所降低。但隨著經濟持續下行,主要資產估值下跌,作為典型逆周期行業,投資不良資產將是金融市場的“特殊機會”。從國際情況看,高盛、橡樹資本等機構均已籌建超過百億美元的不良資產投資基金。從國內情況看,不良資產市場參與主體在增加,今年上半年,成立了第五家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銀河資產,第一家外資AMC——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冊成立,還有不少省市也在積極申請新設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另外,律師、會計師等中介服務商開始尋找合適資產,不良資產二級市場招標、成交規模顯著增加。
?。ㄈ┎①徶亟M機會增加
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受疫情沖擊較大,包括房地產行業,尤其是中小房地產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經營壓力和流動性壓力增大,將會出現經營困境,行業或項目并購重組的機會將增多。隨著信貸延展期政策的逐步退出,一些中小微企業尚未恢復到正常經營水平,從而導致流動性風險或財務杠桿過高,進而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甚至面臨破產重整。眾多出口加工企業因出口受限,部分已陷入困境,將面臨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在此背景下,市場并購重組機會將顯著增加。
?。ㄋ模┚€上處置成為新常態
疫情使得線下交易受到影響,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或商業銀行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將線下的資產推介、公開競價流程引到線上,通過線上資產推介、網絡競價方式進行不良資產的轉讓和處置。比如,中國華融上半年通過與阿里、京東等線上平臺合作,以及利用華融交易中心平臺,舉行了13場線上推介會,成交金額超過60億元。線上推介與處置,有利于增加擬處置資產的透明度,降低資產信息的不對稱性,促進投資者與資產的精準匹配,提升資產處置效率,以實現資產價值的最大化。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后疫情時代不良資產線上處置將成為新常態。
?。ㄎ澹┎涣假Y產市場對外開放加快
中國堅定擴大開放,積極推進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根據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國已批準美國金融服務提供者從省轄范圍開始申請資產管理公司牌照。按照公平原則,其他國家企業也將獲得同等待遇。年初,橡樹資本全資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冊。雖然早期高盛、摩根斯坦利、黑石、橡樹資本、貝恩資本等都參與過中國不良資產收購,但主要通過二級市場承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不良資產,業務規模有限,隨著中國不良資產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更多國際專業投資者參與其中,將優化市場格局,也會帶來全新的理念、模式及市場機制,對中國不良資產行業是挑戰更是機遇。
二、后疫情時期中國不良資產行業展望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后疫情時代中國不良資產行業將出現以下趨勢:
?。ㄒ唬┦袌龉┙o保持充裕
近年來,我國不良資產市場基本呈現“供應平穩、價格回落”的局面,商業銀行每年批量轉讓的不良資產包規模約在5000億左右,但平均本金折扣率已由2017年的45%回落至30%左右。這一市場環境,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收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隨著不良資產供給的增加,預計這一局面仍將繼續保持。根據銀保監會披露,2019年銀行業處置不良資產2.3萬億元,預計今年銀行業將處置不良貸款3.4萬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出包壓力的上升,將促進市場供給的增加以及不良資產價格更加公允,對于投資機構而言,正是不良資產收購的窗口期。
(二)提升處置效率是關鍵
不同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政策性機構時期,目前實體經濟和金融機構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更為復雜,風險化解處置的難度更大,傳統不良資產處置的“打包、打折、打官司”方式難以快速消化如此龐大的不良資產。提高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資產價值,同時緩解收持資產帶來的資金壓力,關鍵還是運用“投資+投行”思維,綜合利用債權投資、股權投資、并購重組、市場化債轉股、資產證券化、上市擇機退出等多種手段,在挖掘存量資產升值潛力的同時提供附加值服務,加快存量資產周轉,提高不良資產處置的效率,最大化地提升資產價值,提升處置效益。
?。ㄈ┚毢脙裙κ侨僦?/P>
目前,中國不良資產市場除五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外,隨著市場準入的逐步放開,吸引了民資、外資、銀行系等多類新型市場參與者,還有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拍賣機構、不良資產交易平臺等第三方服務機構。隨著不良資產市場規模不斷增加,市場競爭逐步加劇,尤其是外資機構投資者的加入,如何發揮多年不良資產經營的經驗和優勢、制定適當的業務發展政策和策略、完善服務和管理水平、做好集團協同、提升不良資產經營的專業化水平,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從市場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三、中國華融主要應對策略
2020年,面對新形勢、新情況,中國華融作為不良資產行業國家隊、主力軍,堅定聚焦主業,充分發揮不良資產收購處置主渠道作用。
?。ㄒ唬﹫猿掷硇允召?,穩健經營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面臨不良資產上升壓力,中國華融堅持“逢包必調、適包必競”的指導方針,加強與各大銀行的溝通聯系,通過統籌組織、跨區收購的方式,積極組織各地分公司參與當地不良資產包的盡調和報價,支持商業銀行化解存量風險。對于有暫時經營困難但基礎較好的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通過定向收購的方式,為企業定制專業化的債務重組方案,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2020年上半年,中國華融不良資產收購規模超過800億元,公開市場占有率繼續保持領先,收購價格低于市場平均價格,有力緩解了商業銀行不良壓力。同時采用“網上推銷”、“靶向組包”、資產證券化(ABS)及參與實體企業實質性重組等方式,不斷提高不良資產的經營效益。面對不良資產市場供給增加、參與主體增多,中國華融正致力于推動建立規范的不良資產交易市場,并積極與各界投資者共建不良資產生態圈,共同推動行業的專業化轉型。
(二)推進處置方式多元化,提升處置效益
中國華融在大力收購不良資產的同時,強化收處聯動,增強“價值發現”能力,深入挖掘資產價值,加快向管理精細化、處置多元化轉型,幫助實體企業脫困解難,提高不良資產經營的綜合效益。同時,創新處置方式,通過“投資+投行”手段提升資產價值。在已收購的不良資產中,篩選部分有重組價值的企業,通過債轉股、債務重組等方式盤活存量資源,為企業緩解流動性壓力,幫助企業重塑價值。作為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機構,中國華融正積極推進不良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工作。另外,中國華融積極開展線上資產推介與處置,初步搭建資產信息多平臺發布、七大區域微信群互動交流、重點資產線上直播推介、現場盡調快速對接、意向資產掛網競拍的“互聯網+不良資產”、“線上+線下”融合處置生態圈,促進不良資產再流轉,重入經濟運行循環體系。
后疫情時代,隨著經濟轉型升級加速、金融開放程度加快、境外機構投資更加便利和營商環境的優化,中國不良資產市場將更有活力。面對市場呈現的新機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金融體系的“清道夫”,將發揮“逆周期”金融救助和金融穩定器功能,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中國華融作為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將按照監管要求,堅持回歸主業,全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ㄗ髡呦抵袊A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