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 ||
|
《經濟日報》:中國華融上半年收購不良資產規模超800億元
來源:《經濟日報》| 2020年7月17日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任務艱巨,截至6月底銀行業不良資產余額3.6萬億,不良率2.1%,維持雙升態勢。在此背景下,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AMC)發揮了哪些作用?記者從中國華融了解到,該公司持續加大不良資產收購力度,上半年收購不良資產規模累計超800億元,保持同業領先,有力發揮了不良資產行業國家隊、主力軍作用。
持續加大收購力度,有效促進不良資產出清
6月是各地銀行不良資產包推出的高峰期。中國華融加大不良資產收購力度,堅持“逢包必調、適包必競”,與銀行加強聯系、主動對接,及時掌握出包動態,積極參與盡調、競標,在理性報價的前提下擴大收購規模,促進當地不良資產出清,僅6月收購不良資產規模超500億元。天津、河南分公司6月連續競得3個不良資產包,債權金額分別為52億元、46億元。山東分公司密切關注省內銀行出包動向,提前介入,6月連續競得7個資產包,債權金額共69億元。吉林分公司通過精準營銷,提前鎖定省內近年來最大批次的不良資產,成功收購某銀行7個資產包,債權金額共67億元。大連分公司收購的債權金額31億元的銀行資產包,也是今年以來大連地區銀行推出金額最大的不良資產包。華融國際6月收購債權金額50億元的大灣區不良資產包,此前還成功中標2020年香港不良資產市場第一個資產包,債權金額約9800萬美元。
積極推進收處聯動,提高不良資產處置效率
據介紹,上半年,中國華融在大力收購不良資產的同時,強化收處聯動,增強“價值發現”能力,深入挖掘資產價值,加快向管理精細化、處置多元化轉型,幫助實體企業脫困解難,提高不良資產的經營綜合效益。對于有暫時經營困難但基礎較好的重點企業和項目,為其量身定制專業方案,理清企業債權債務關系,配套后續重組措施,幫助企業減輕負擔、修復財務報表,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廣東分公司主動定向組包并提前鎖定后續方案,最大限度提升不良資產處置效率,上半年收購債權規模46億元的7個資產包中,有5個已落實重組或處置方案,債權規模占比65%,收處聯動效益明顯。山東分公司在了解到某電氣企業出現經營困難,且當地政府意向引入國企對其重組后,主動聯系銀行競購該企業不良資產包,成功收購債權1億元,為后期企業重組奠定了基礎。河北分公司6月成功收購債權本息51億元的不良資產包,成為當地某集團的最大債權人。
全力落實“六?!比蝿?,加大民營、小微企業風險化解力度
記者了解到,中國華融上半年加大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不良資產收購力度,助企業紓困解難,涵養民生就業,為市場主體注入金融活水。如江蘇分公司于疫情期間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積極參與區域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的不良債權競購,先后收購多家民營企業不良資產包,債權金額超30億元,為穩定區域經濟環境作出貢獻。山東分公司于6月競得某銀行總行直營的小微企業包,是近年來山東地區公開轉讓的第一個小微企業包,涉及117戶債權、債權金額近9億元,有效支持了銀行和地方化解小微企業風險。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去杠桿等多重因素疊加,當前不良資產上升壓力加大。中國華融表示,作為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盤活存量資產、暢通經濟循環上責無旁貸。下一步,中國華融將持續發揮逆周期救助性功能,繼續加大不良資產主業投入力度,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在切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