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 ||
|
《金融時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化解金融風險的歷史經驗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胡建忠 ▏2019-12-16
20年前,受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也面臨巨大的金融風險。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高達20%以上,有西方媒體認為,中國的銀行體系已經在技術上破產。解決銀行業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擺在中國政府面前的難題,銀行自身顯然是沒有核銷能力的;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財政也拿不出錢來救助。借鑒外國的經驗,成立一個組織專門來收購處置這些不良資產,在當時來看是最佳的選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運而生。20年過去了,資產管理公司的運作情況如何呢?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有什么經驗和失誤?這些都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進行總結分析。需要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放在中國改革與發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放在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與演變中去思考;需要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自身改革與轉型發展的內在邏輯去歸納,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金融功能與市場環境的互動中去推演。目前全球經濟增長緩慢,發生新的經濟金融危機的概率在不斷增加,中國經濟的增長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超過2萬億元,不良率超過2%。在這樣的形勢下,總結分析20年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金融體系中發揮的功能和作用顯得尤為必要。
那么,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化解金融風險中究竟有哪些可供借鑒的經驗呢?我覺得有以下幾條。
第一,通過發展化解風險。1999年銀行剝離不良資產1.4萬億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因為1999年的財政收入才1.14萬億元,所以當時剝離這么大金額的不良資產是有爭議的。但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總額在2018年末已達268萬億元,僅2018年商業銀行自己就處置和核銷不良資產2萬億元,這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發展了,問題就變小了,正如鄧小平所說,發展是硬道理。同樣,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解決政策性資產剝離處置的最終損失也是這條思路,并沒有用財政支出直接彌補,而是由財政部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共管基金,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改制后利潤和所得稅來解決。用發展的增量收益來化解存量資產的損失,應該是我國解決不良資產問題一個創造性的成功經驗。
第二,及時快速處置金融風險十分重要。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在其所著《債務危機》一書中說,美國1929—1933年的經濟蕭條持續時間比較長,主要原因不是問題太嚴重,而是決策者反應非常緩慢,錯過了處理危機的最佳時機。而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后,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快速行動,從穩定市場到救助問題機構,從收購問題資產到持有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股權,從直接融資到提供各類擔保,幾乎窮盡了所有手段用來處置危機,甚至美國國會也放棄了黨爭,同意推出不良資產救助計劃。1999年,在亞洲金融危機蔓延的時候,中國政府宣布人民幣不貶值就已經承擔了巨大的壓力,而快速成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接收銀行的不良資產,成為化解金融風險的突破口,通過上市前的二次不良資產剝離,有力推進了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發展。2008年,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中國的經濟也面臨下滑的風險,中國政府快速啟動“4萬億計劃”,雖然在當時和后來都很有爭議,但之后這一計劃在推動中國新一輪經濟高速增長方面功不可沒。中國的經驗也表明,面對金融風險,快速有效的處置至關重要。
第三,政策支持和開拓創新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型發展的關鍵。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推進國有銀行及國有企業改制和改革、化解金融風險方面的貢獻有目共睹,無須多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本身從政策性的機構轉型為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以收購處置不良資產為主業的事業型金融控股集團,也堪稱中國金融改革進程中的一個奇跡。在成立之初的方案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完成政策性處置之后是要回歸母體銀行的,但四大銀行需要改制上市,顯然不可能再擁有一個“壞銀行”?;夭蝗サ慕鹑谫Y產管理公司又遇上了銀行體系資產快速高質量的增長,不良資產“嚴重不足”,發展主業成無米之炊。在嚴酷的環境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開拓進取,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政策,硬是趟出了一條轉型發展的道路,實現了股份制改造和引進戰略投資者,信達資產和華融資產已成功上市。雖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發展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成功實現轉型的經驗值得認真總結。特別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目前面臨新的轉型,同樣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需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拿出當年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決心。
第四,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宏觀審慎調節的重要手段。金融危機之后,經濟學家和監管機構都在反思,如何防止金融危機的發生。一個重要的成果,就是構建逆周期的宏觀審慎監管框架,中央銀行作為金融體系的最后貸款人,需要發揮重要作用。當金融危機發生、資產價格下降、大量不良資產出現時,購買不良資產既可以阻止資產價格的下降,還能幫助問題機構修復資產負債表,同時給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在這一過程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以作為購買并處置不良資產的載體,發揮其獨特的存量調節功能。因此,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納入宏觀審慎監管框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對于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而言,這一問題顯得更加緊迫。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金融改革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金融體系的清道夫,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救助問題機構等功能是其他金融機構所不能替代的,其在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面對新的環境,需要更好地發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的獨特功能作用。
(作者系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