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 ||
|
《中國金融》:新時代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變”與“不變”
來源:《中國金融》 作者:王占峰 ▏2019-12-04
1999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專門收購、管理和處置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這標志著我國金融體系開始擁有專門處置不良資產的專業化機構,我國金融機構的種類進一步豐富、金融市場功能進一步完備。彈指間20年過去,作為我國經濟金融領域快速發展與深化改革的親歷者、見證者,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已經與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深度融合,逐漸發展成為服務國家戰略、化解金融風險、實施逆周期金融救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融”)成立20年來,幫助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輕裝上陣,先后承接工商銀行兩次大規模剝離的6800多億元不良資產,20年累計收購不良資產超過2.9萬億元,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24萬億元,重組不良資產1.21萬億元。幫助實體企業紓困減負、煥發生機,累計實施政策性債轉股企業420戶,涉及債權金額697億元;實施市場化債轉股項目23個、投放金額176億元;開展問題企業重組項目65個,涉及金額465億元,有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發揮救助性金融功能,成功托管多家高風險金融機構,受國務院委托,先后受托處置被關閉的金融機構中國新技術創新投資公司,托管經營引發社會動蕩的民營企業集團“德隆系”,有效化解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累計投入扶貧及公益捐贈資金1.74億元,旗下子公司積極參與民生工程建設,開發綠色金融產品,拓展“三農”服務網絡,優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二十載風光霽月、風雨兼程;二十載關山萬里、雄關漫道。20年后的今天,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又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逆周期時期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作用愈發凸顯、更加重要,各方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提出更高要求、更大期待。從宏觀形勢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企業困難增多,當前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攻關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國家迫切需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服務大局、主動擔當,發揮盤活存量資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作用。從金融市場看,打贏防范化解風險攻堅戰任務艱巨,金融機構存量及潛在不良資產規模龐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題金融機構、企業債券違約等風險陸續暴露,市場迫切需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服務市場、回應需求,發揮逆周期救助性金融功能。從行業發展進程看,在經歷政策性發展、商業化發展時期之后,當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又到了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沒有現成經驗可循,只有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努力闖出一條轉型發展之路。站在新時期新起點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當牢牢把握新時代的“變”與“不變”。
初心不變 使命不變 擔當不變 本色不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風云變幻、時代變遷,任亂云飛渡、風吹浪打,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都要始終堅持初心不變,使命不變,擔當不變,本色不變。
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必須堅守的政治原則。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作為國有金融機構,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根”和“魂”。弱化了黨的領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就會像無舵之舟而迷失方向。只有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央金融工作路線方針政策,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把堅持黨的領導真正體現到經營管理之中,才能確保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始終沿著正確的發展方向前進。
服務國家戰略是必須堅守的初心使命。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是逆周期救助性金融機構,核心任務始終是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和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這是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金融體系中的角色定位,也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無論形勢如何變化,初心使命都不能丟,只有牢牢守住初心,才能守住立足之本。
健全的現代企業制度是必須堅守的機制保障。個人權力過于集中、缺乏制衡的代價是慘重的。健全的公司治理和有效的內部控制,對權力進行有效制衡,確保各方權力按照法制化、制度化、流程化規范運行,是關系長遠發展的根本保障。
依法合規經營是必須堅守的紅線底線。無規矩不成方圓。依法合規經營,是穩定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障,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必須堅持底線意識,對法紀、對監管、對市場常懷敬畏之心。
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是必須堅守的發展之本。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和傳承,需要一支有理想、有信念、能吃苦、能戰斗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必須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不動搖,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促進隊伍結構優化和素質能力提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與時俱進 自我革命 以變應變 勇立潮頭
變與不變是相對的、辨證的。形勢在變,任務在變,要求在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也要把握時代發展趨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與時俱進,以變應變,才能勇立時代潮頭。
發展理念應加快轉變。一味追求規模與速度,只看眼前而忽視長遠,只看利潤而不顧風險的激進發展理念是行不通的。必須徹底轉變發展理念,從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利益出發,樹立科學健康可持續的新發展理念。
發展方式應盡快轉型。依靠高杠桿、高負債驅動的粗放型發展方式,雖然短期能夠推高發展速度,但這種快速消耗資本的業務發展方式不可持續,必然會導致風險加速累積。只有沉下心來,心無旁騖研判市場形勢,挖掘市場機會,創新業務發展模式,走內涵式、集約式發展的路子,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管理模式應主動變革。經過20年的發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資產規模、機構板塊、業務模式已不同往日,面臨的監管要求、市場環境、風險挑戰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如果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勢必跟不上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要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和監管要求,建立符合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管理體制機制。
企業文化應回歸穩健。企業文化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靈魂和軟實力。企業文化潛移默化影響著員工的價值觀,也影響公司的行事風格和戰略選擇。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要樹立穩健合規、低調務實的企業文化,用文化凝聚人心,建設同心同德、溫暖和諧的大家庭。
信息技術應與時俱進,在技術快速迭代的大背景下,科技能力已經成為企業一項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各大金融機構都在紛紛加快金融科技布局,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應用到金融領域,促進業務發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也要趕上技術發展的時代潮流,加強信息科技能力建設,服務于業務轉型和精細化管理,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新時代 新華融 新征程
面向未來,中國華融的前進方向清晰而篤定,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建設“政治清明、治理有效、主業突出、質量優良、擔當作為、低調務實”的高質量發展新華融。
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中國華融將與國同行,做為國擔當的貢獻者。牢記初心使命,牢記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自覺在黨和國家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自覺從國家戰略出發謀劃業務發展,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強化救助性金融功能,聚焦不良資產主責主業,積極探索開展地方政府平臺隱性債務、問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化解等業務,拓展上市公司紓困、并購重組、違約債券風險化解等業務,大力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三大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與時俱進,做改革創新的開拓者。勇于自我革命,堅持改革創新,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在行業變革之大局中開創新局,與時代同進步、共發展。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厘清各治理主體的職責邊界,構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堅持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相促進,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在考核、條線管理、制度建設、信息系統建設等重點領域率先破題,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推動公司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主業轉型創新,做優不良資產全鏈條,推動傳統收購重組業務轉型,推動問題企業重組取得實質突破,為高質量發展增長新動力、激發新活力。
砥礪前行,做頑強拼搏的奮斗者。擔起主體責任,發揚斗爭精神,克服畏難情緒,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在不可能當中找可能,以實際行動對得起上級組織的信任和幫助,以拼搏奮斗開創中國華融發展的新天地。
秉志專攻,做行業轉型的先行者。不斷加強學習、加快知識更新,扎實深耕主業,不斷超越自我,聚焦改革重大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公司治理、主業發展、風險防范等方面的學習研究,攻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高質量發展難題,在行業變革的大潮中,率先走出一條轉型之路。
激濁揚清,做新風正氣的弘揚者。堅決將肅清流毒持續引向縱深,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持續正風肅紀,嚴肅執紀問責,管住人,看住錢,扎牢制度防火墻,堅決整治利益輸送行為,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不忘來時路,矢志向遠方。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華融將牢牢把握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變”與“不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堅定信心,砥礪奮進,一步一個腳印把新華融事業推向前進,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