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 ||
|
《21世紀經濟報道》:華融回應“賴小民案”影響 已平穩渡過“最困難時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19-02-26
2月21日,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華融)發布盈利預警。公告稱,“預計集團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歸屬于本公司股東凈利潤較2017年同期下降90%—95%?!?/P>
2月25日,中國銀保監會在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堅決打好防范金融風險攻堅戰有關情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提問,監管層如何看待“賴小民案”對華融的影響。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我們已經在追贓挽損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現在整個公司的狀況是風險可控、運行正常,股價在市場上的反映也有所恢復?!?/P>
2月26日,華融官方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經過全系統上下的不懈努力,公司經營管理恢復正常,各項工作平穩過渡,現在整個公司的狀況是風險可控、運行正常,表明中國華融已渡過了“最困難時期”。
解決內部管理積弊
華融表示,為應對賴小民案件,銀保監會黨委向中國華融派出了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2018年4月,賴小民一案爆發后,銀保監會便火速任命王占峰為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欣為黨委副書記、總裁。
周亮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賴小民案件是在金融領域里面發生的一起觸目驚心的腐敗大案,對金融界也是非常大的警醒,性質極其惡劣,教訓極為慘痛”。
據悉,華融內部已開展系列警示教育活動,強化督導整改,從各個方面、各個層級全面肅清賴小民流毒。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加強作風建設,強化監督執紀。嚴格規范組織人事管理,深入查擺選人用人積弊,嚴格干部管理,強化紀律要求,整頓干部隊伍,同時按“三個區分開來”的原則,激勵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回應員工關切,保障員工切身利益。
2019年,華融表示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針對前期警示教育活動整改落實情況,組織“回頭看”,持續深入肅清流毒,重塑脫胎換骨、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華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新領導班子上任后,直面問題和挑戰,積極主動應對危機,陸續采取一系列措施,穩定公司經營,強化內部管理,公司經營轉入正常。
據介紹,華融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了3輪全面風險排查,全面摸清風險底數,在此基礎上分類施策,穩妥處置風險隱患,并在集團層面成立資產保全部,專門負責統籌推進全系統的化解風險、盤活資產。同時開展各項工作全面“后評價”,健全公司治理,強化集團管控,著力解決內部管理積弊。
華融表方面稱,經過全系統上下的不懈努力,公司經營管理恢復正常,各項工作平穩過渡,實現了“穩大局、穩思想、穩隊伍、穩業務、穩預期”。此次銀保監會公開表示,中國華融已經在追贓挽損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現在整個公司的狀況是風險可控、運行正常,表明中國華融已渡過了“最困難時期”。
回歸“不良”主業
在業務層面,華融表示,新領導班子上任以來,積極調整發展戰略,提出全面回歸不良資產主業,走好“穩定、化險、瘦身、轉型”經營工作四步棋,并以“資產規模保持平穩、業務結構趨于合理、盈利能力回歸常態、風險隱患有效緩釋、資本杠桿持續優化”為目標,構建主營業務突出、多牌照業務協同的發展模式,全面修復財務指標,真正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在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華融進一步明確,將著力建立高質量的公司治理架構,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業務發展模式上,聚焦不良資產主業,收縮無優勢業務,堅持穩健的風險偏好,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與增長態勢。
華融表示,雖然面臨2018年突發事件的巨大沖擊,該公司在不良資產行業仍然保持市場領先地位。根據華融官網披露,2018年全國不良資產包市場整體推包規模6300多億元,市場整體成交規模4200多億元,華融中標規模占三成左右。
2019年,華融表示,將進一步加大不良資產投入力度,重點向不良資產包、問題企業重組和市場化債轉股主業傾斜,進一步提高主業占比,增強可持續盈利能力。
華融稱,基于市場對華融消除賴小民案件影響、全面恢復正常經營的判斷,以及近日大盤走勢,中國華融的盈警發布并未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公司股價不跌反升,尤其在2月25日收盤于1.92港元,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14.97%,表現遠優于大市,創中國華融上市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
有投行機構也表示,中國華融“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并給予了增持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