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 ||
|
《上海證券報》:瘦身化險初見成效
中國華融迎上市以來單日最大漲幅
中國華融21日發布全年業績盈利警告顯示,受多重因素影響,2018年該公司業績預減逾九成。但資本市場對此仍持樂觀態度,日前,申萬宏源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華融“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并給予該公司“增持”評級。
從市場表現來看,業績盈利警告發布后,公司股價不跌反升,尤其在2月25日報收于1.92港元,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14.97%,表現遠優于大市,創中國華融上市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
中國華融方面認為,從近幾日的股價變動情況看,盈利警告發布并未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一方面是受大盤走勢影響,另一方面是基于市場對中國華融瘦身化險初見成效、實施高質量發展戰略、全面恢復正常經營的判斷。
穩妥處置風險 已平穩渡過“最困難時期”
對于中國華融目前的風險處置情況,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25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們已經在追贓挽損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現在整個公司的狀況是風險可控、運行正常,股價在市場上的反映也有所恢復?!?/P>
周亮表示,銀保監會全面摸排了華融的風險情況,制定了有關預案,推動有序化解風險。與有關地方政府做了一些溝通,現在的風險處置情況在有序推進。
中國華融方面稱,公司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了3輪全面風險排查,全面摸清風險底數,在此基礎上分類施策,穩妥處置風險隱患,并在集團層面成立資產保全部,專門負責統籌推進全系統的化解風險、盤活資產。同時開展各項工作全面“后評價”,健全公司治理,強化集團管控,著力解決內部管理積弊。
此次監管表態無疑給中國華融和投資者都吃了一顆“定心丸”。中國華融表示,經過全系統上下的不懈努力,公司經營管理恢復正常,各項工作平穩過渡,實現了“穩大局、穩思想、穩隊伍、穩業務、穩預期”,公司已渡過“最困難時期”,在此基礎上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轉型調整 推動實施新華融發展戰略
中國華融目前正積極調整發展戰略,提出全面回歸不良資產主業,走好“穩定、化險、瘦身、轉型”經營工作四步棋,并以“資產規模保持平穩、業務結構趨于合理、盈利能力回歸常態、風險隱患有效緩釋、資本杠桿持續優化”為目標,構建主營業務突出、多牌照業務協同的發展模式,全面修復財務指標,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在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中國華融進一步明確了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路。會議提出,中國華融將著力建立高質量的公司治理架構,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打造高質量的業務發展模式,聚焦不良資產主業,收縮無優勢業務,堅持穩健的風險偏好,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與增長態勢;建設高質量的集團管控模式,建設安全高效的系統化管控體系,強化多牌照協同,更好地面向市場、服務客戶,提升綜合經營能力。
據了解,會議明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是“主業突出、財務穩健、風險可控、協同有效”,實現路徑是“堅定瘦身化險,加快經營基本面的修復;堅守核心主業,重構可持續盈利模式;精益配置資源,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中國華融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各項工作已全面布局,正積極推進實施。
回歸主業,繼續保持不良資產行業領先地位
事實上,雖然面臨2018年突發事件的巨大沖擊,中國華融在不良資產行業仍然保持市場領先地位。根據中國華融官網披露,2018年全國不良資產包市場整體推包規模6300多億元,市場整體成交規模4200多億元,中國華融中標規模占三成左右。
對于2019年如何聚焦不良資產主業、加快業務轉型調整,中國華融表示,將進一步加大不良資產投入力度,重點向不良資產包、問題企業重組和市場化債轉股主業傾斜,進一步提高主業占比,增強可持續盈利能力。
在不同業務領域,中國華融提出了不同的發展方案,不良資產包業務方面將堅持以多收購和快處置并重,“優化定價”和“收包規?!奔骖櫍瑢崿F收購規模和處置回現同增長。問題企業重組業務將堅持以實質性重組為核心,力爭做出3-5單有較大市場影響力的項目。市場化債轉股業務將以特殊機遇投資為視角,專門設立“中國華融并購重組基金”。